越南人普遍养成“无意识冲浪”习惯,社交平台呈碎片化趋势
据vneconomy网8月10日报道,越南决策实验室最新《互联消费者报告》显示,无目的使用社交网络的“无意识浏览”已成为越南人的普遍习惯,尤其在休闲时间。
据vneconomy网8月10日报道,越南决策实验室最新《互联消费者报告》显示,无目的使用社交网络的“无意识浏览”已成为越南人的普遍习惯,尤其在休闲时间。
1979年2月17日,中越边境炮声一响,整个南疆像是被巨石砸进了湖面。当年,数以万计的中国家庭守着收音机,听着新闻播报,没人料到,这场仗来得这么突然,又去得这么快。28天的短暂交锋,留给两国的,却是一笔写不完的账。
这几天网上有个越南人说的话挺有意思,他说自己经常来中国出差,每次来了就觉得中国像个陌生又熟悉的地方,好像这里是他祖祖辈辈生活过的地方似的。底下一堆越南人也跟着附和,说他们也有类似的感觉。这事让好多中国网友开始扒拉历史资料,发现还真有不少说法能解释这个现象。
1978年底,我师受命即将参加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,全师立 即展开了高强度的战前训练。每天早上天没亮,师机关都要进行野 外急行军。记得有一次我累得实在走不动了,参谋们开玩笑说,你 们现在怕累,到了战场上被敌人抓住就惨啦!
最近我在网上和一些越南网友交流,有人得知我是广州人后,居然对我说——“广州,其实是我们越南人失去了的国都。”听上去是不是有点离谱?广州,作为现在中国华南最重要的城市,怎么会跟越南历史扯上关系?
摊开东亚地图,一个狭长的身影紧依在中国雄鸡版图的南翼,蜿蜒如一枚精巧的“玉如意”,这便是越南。
说起越南和中国两广地区(广东和广西)的关系,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有点不可思议:越南这么个小国,怎么会曾经有过吞并两广的念头?这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,但历史上确实有一些越南人产生过这种想法。虽然这种“妄想”从未真正实现过,但它的背后却藏着复杂的历史渊源、文化联系、地缘
这个经营着家族红木家具厂的年轻人,过去三年间往返中越边境200余次,从最初连"你好"都说不利索,到如今能用粤语和东北客商谈笑风生。但真正让他产生强烈身份认同的,是去年在广西东兴口岸偶遇的一位中国老人。
一直以来,有一个有趣现象,就是中国周边一些国家都喜欢对中国“地图开疆”,比如印度,一些阿三哥在网上画地图,不仅说西藏、新疆是他们的,甚至连四川也是他们的。再比如韩国,地图开疆不仅开到了中国的东北,甚至认为长江以北都是他们的。